欧易

欧易(OKX)

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

火币

火币(HTX )

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

币安

币安(Binance)

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

良乡板栗去哪儿了:出走的年轻人,留不住的家乡味道

2023-05-31 01:55:16 743

摘要:初夏,城市的热风逼得人换上清凉的打扮,已有把人赶到山里避暑的势头。此刻的大山已经完全向远方的人们开放怀抱,树木按颜色深浅错落在山间,悠长的鸟叫声配合着树叶摩挲的沙沙声在山谷里回荡。对于大山里的人来说,农忙期还未到来,鸡鸣狗吠中,人们习惯饭后...

初夏,城市的热风逼得人换上清凉的打扮,已有把人赶到山里避暑的势头。此刻的大山已经完全向远方的人们开放怀抱,树木按颜色深浅错落在山间,悠长的鸟叫声配合着树叶摩挲的沙沙声在山谷里回荡。

对于大山里的人来说,农忙期还未到来,鸡鸣狗吠中,人们习惯饭后就坐在家门口的板栗树下乘凉。在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的中窖村,几乎人人的家门口都有棵板栗树,从曲折的枝干中便能看出其岁月的痕迹。

“在过去,我们这里的板栗很有名的,根本不愁卖。”中窖村村民果玉强今年81岁,他和50余岁的儿子共同管理着家里超过10亩地的板栗林,他口中的板栗,不因产地而闻名,却因为集散地在良乡,而曾经远销海外。

中窖村是良乡板栗的主要产地,村内有着千亩左右的板栗园,年产板栗达到3万余斤。作为最早一批从北京城“走出去”的土特产,良乡板栗的名声早已深入人心。可近年来,随着北京怀柔、昌平、平谷等地板栗生产规模扩大,良乡板栗的转型和发展急需新思考。

果玉强家里存的去年的栗子。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

持续两千余年岁月的劳作

“北有枣栗之利,民虽不由田作,枣栗之实足食于民”。早在战国时代,苏秦游说燕文侯时就曾赞扬燕国,其中提及的板栗,便是良乡板栗。从古文中,便可见得板栗在过去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的地位。

历史记载,在辽代设有“南京栗园司”,有专人来管理和养护。利用天然的板栗树资源,少田耕作的人们,却有着自然馈赠“板栗”作为食物,板栗树哺育着一方水土的人们,自此人们养成了种植板栗的习惯,并将其延绵两千余年。

中窖村的百年栗子树。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

板栗树日常的养护需求不多,生长在山间的它们有比其他果树更坚韧的耐力,即便染上几百年的岁月风霜,依旧在秋季报以丰硕的果实。果春利负责中窖村千亩板栗园的管护工作,他说:“我的日常工作就是除杂草,修剪枝条,我们村庄的水土天然能养出好的板栗树。”

这是良乡板栗种植两千多年来的底气,中窖的水土铸就了良乡板栗“壳薄易剥,糯质松软”的优势。中国现代小说家老舍曾在《住的梦》中提到:“秋天一定要住北平……良乡的栗子也香闻十里。”

62岁的村民司绍银自小就生活在村子里,她家门口的板栗树至少有两百年历史。在她的记忆里,板栗树几乎是陪伴她成长起来的。司绍银说:“我们小时候,就围着树跑,在树下做游戏,从别人家回来,只要看见树尖尖,就知道家在哪里。”

百年板栗树,不像通常的古树一般,能长得十分高大粗壮,时光在板栗树上走得似乎更慢一些,日积月累的年岁,用一个成人的双手也能环住。鲜亮的叶片颜色,和山上的其他树木相比,显得年轻活力一些。

“从颜色深浅就能看出哪些是板栗树。”果春利平时会开车上山,沿着车身宽窄的土路一直向上走,他对这座有着板栗园的大山了如指掌。“这是我们村庄传承下来的习惯,板栗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生活的一部分。”

名扬海外的中国味道

风吹叶动,千年的传承在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,年复一年,时光为良乡板栗镀上金光,使其一度成为无人竞争得过的拳头产品。1994年,中窖村板栗园建成,以集体与农民合作的形式经营,如今,15000余棵板栗树正在享受阳光滋养,为秋季飘香蓄势。

良乡的板栗,多产于山坡地,在国外被称为“健康食品”,能够健胃补肾。壳薄易剥、糯质松软的良乡板栗,在中窖村多被制作成糖炒栗子,一到秋冬,首都市场到处可见糖炒栗子,已经成为冬日里北京独有的风味。

五月中旬,栗子花已经长了出来了。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

随着板栗的种植和生产,良乡作为房山当时重要的集镇之一,大多数的板栗来到这里会进行流转买卖,良乡板栗的名气也因此越叫越响亮。果春利说:“我们的板栗当时卖到良乡,卖到天津,再卖到国外去。”至今,在国内外市场上仍活跃着赫赫有名的“燕山栗”“京东板栗”“天津甘栗”“良乡栗子”等,中国味道在海外飘香。

昔日的辉煌,成就着每一位板栗种植户,他们勤勤恳恳在土地上劳作,为了秋冬板栗的香甜挥洒汗水。“以前我们的板栗卖的价钱总是最好的,大江南北就算没吃过良乡板栗,也听说过。”司绍银说。

在中窖村的山头上,还有一些松柏树,松鼠便也成了村民之外的板栗园常客。“如果你能找到松鼠囤粮的地点,从那里挖出来的板栗都够好几斤的。” 果春利在每年秋天,都需要和这些小家伙斗智斗勇,他说,“板栗有销路,能多收点就多收点。”

后来,北京板栗的名气渐渐打响,怀柔、密云、昌平、平谷等地也生产板栗,以优等品质走进市场,曾经名扬海外的良乡板栗却逐渐“泯然众人矣”。

办厂,拆厂

2007年,良乡板栗被中国林果产业协会、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等国家有关部门评为奥运推荐果品,中窖村板栗园则被评为北京市市级标准化基地,拥有注册商标及品牌“良乡板栗”。中窖村也在板栗产业发展上不断探索。

2010年,中窖村办起了一个村民集体共有的板栗加工厂,主要把收获的良乡板栗进行洗净、划口和糖炒加工,司绍银说:“村民们聚在一起干,一天的工资就十几块钱,从早干到晚,但是大家都乐意,为了我们村的板栗能卖得更好。”

一口大铁锅,放上炒得热烘烘的石子,新鲜的板栗在这里散发出的香气,从冬日里萧瑟的冷风中生出一股子温暖,村民会将炒好的板栗装袋出售,价格也比普通生栗子要高。那时候,糖炒栗子的热源还需要烧煤提供,烟气从厂房中升起,朦胧了村庄,也朦胧了大山。

“后来,不允许烧煤了,把加工设备改成电力支撑的成本太高,厂子就办不下去了,只能停办。”司绍银说,板栗加工厂只经营了一年左右,这一年的实践,让力不从心的村庄发现了自己的局限性。

采摘板栗,本就是一个苦差事,通常需要两人协作,一人上树,一人在底下接着,生板栗不同于别的果实,外表长着密集的长刺,一不小心,就会被划上一道口子。果春利已经对这些尖刺习以为常,他说:“收栗子的时候我们都会戴手套,尽量保护下。”采收完成的板栗,还需要人工进行剥壳,栗子的外壳在村民用工具一挑一撬之间,饱满圆润的果实露出,每每这时,丰收的喜悦总能消解掉村民一整年的疲惫。

村子后山的栗子园。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

“人力还是最重要的,没有钱谁还干这个。”司绍银说出了人们的心事,她说,“板栗要实现机械化很难,成本很高,我们村承担不起。”曾经还以煤矿为主导产业的中窖村,关闭煤矿后转型发展绿水青山,年轻人选择走出大山打工,村内只留下五六十岁的中老年。

希望落了空,村民们重新回到以往自产自销的生活中,发展板栗产业的设想,在拆厂后宣告失败。

留住板栗味道的实践仍在继续

果玉强的家里,还留着去年冬天剩下的几斤板栗,他存放在避光的陶瓷罐子里,后来又拿出来用塑料袋装好放在架子的最底下。他说:“剩的不多,收来的那些会在路边吆喝几句,过路的人看见了,也收了不少走。”

过了冬的板栗,表面早已不如原本的光滑油亮,果玉强说,板栗还得是新鲜的时候最好吃,对保鲜的储存要求很高。“板栗不能太冷,也不能太热,这个度把握不好,就不如新鲜的好吃,可是卖不完的丢了可惜,只能存着。”

老去的村庄,卖不完的板栗,中窖村的板栗被大山捆住了双脚。“村子也不是不继续发展。”中窖村村支书姬朋林介绍,村庄正为板栗产业发展寻求出路。“把村民的板栗收到村集体,我们统一包装成伴手礼,在线上销售。”

拓宽生板栗销路,良乡板栗局限在“土特产”的身份中。转机发生在近两年,在与村庄达成协议后,一家以民宿旅游为主的企业入驻中窖村。王妍佳是这家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,他们入驻村庄后,流转村民闲置的民居,打造绿水青山间的高端民宿。

“考察后我们发现,中窖村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小山村,符合我们对民宿定位的期待。”王妍佳平时和村委会打交道比较多,从村民口中知道板栗销路问题后,同样积极寻求发展的路径。她说:“村里的板栗,早在调研的时候我就一直放在心上,我认为这是个可以做出彩的产品,需要花心思去拓展它的销路,把这个资源好好利用起来。”

村民查看栗子树长势。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

去年,民宿重新开放,王妍佳便把想法变成了行动。从村民手中收来的板栗,在王妍佳这里,变成了栗子酱、栗子咖啡、板栗鸡等加工产品。她说:“特别是板栗鸡,只要是来到我们民宿的客人,就一定会点的一道菜。”

因为加工食品的尝试,良乡板栗的味道得以保留更长久,在来客的唇齿之间留香。不过这不是终点,王妍佳说:“目前还在探索阶段,板栗相关的产品还在测试,我们的人工也有限,从村民手中收来的板栗也只是一部分,未来我想要链接更多与板栗相关的东西,做成板栗文化,做成中窖村的品牌。”

去年王妍佳和她的团队就做了一次板栗文化的尝试,他们为来客提供了板栗课堂活动,教学板栗知识。“我们的民宿面向的主要受众就是家庭,所以我们打造了一些研学课程,把板栗如何种植、成熟前和成熟后是什么样子都展现出来。”

五月天,山上的风还算凉爽,司绍银有时候会跟着果春利上山看一看板栗园里的树长势如何,她惦记着即将到来的六月,她说:“那是板栗开花的时候,整个山头都是白的,板栗花香能飘很远很远。”

司绍银会把长条形状的板栗花做成驱蚊香薰,这是自小生活在大山里的人才能拥有的智慧。每逢夏季,她都会做上好多,把晒干的板栗花穗穿成串,让整个夏季都不受蚊虫的侵扰。司绍银很大方,会把自制的板栗花送给来客,她说:“我们的板栗可浑身都是宝呢,有空常来。”

飞鸟划过天空,在板栗树荫下寻求庇护,中窖村的村屋隐匿在大片的板栗林中,人们在这里生活和劳作,因即将到来的秋日丰收而感到鼓舞,家乡的味道就这样深耕进一代又一代村民的记忆里。开在深山里的板栗花,还想要飘香到更远的地方。

新京报记者 陈璐

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刘军

版权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,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( 微信:bisheco )删除!

相关推荐

友情链接
币圈社群欧易官网